延安,陕北南部的边陲小镇,地处黄河中游,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亦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一周年前夕,我作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荣幸地参加了公司党委组织的以“寻访红色足迹,传承革命薪火”为主题的延安红色之旅,亲身感受延安的风土人情,深入体会延安的红色精神。
在我所学的课本和认识中,提到延安,想到的就是革命根据地、窑洞、秧歌和黄土高坡。但现实中的延安,是发展中的延安,是中共革命思想文化传承的延安。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在这里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在这里领导和指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统一了全中国,在这里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光辉著作,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
窑洞狭小、简陋,毛主席等其他革命领袖一住就是13个春秋,其艰苦程度是我们80后无法想象和体会的。行走在杨家岭和枣园现今已是水泥路的道路上,看着一拨一拨前来净化心灵,沐浴红色文化的人们,真是有种时光交错的错觉。就在70多年前的当下,老一辈革命家正在油灯下商讨战事、书写著作、修改文件,正坐在院里的椅子上读书,正在院里的小圆桌旁与战士们下象棋,正在田间地里劳作,正在和老区人民摆家常,跳秧歌,革命根据地到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景象。
5月23日,是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0周年。我们有幸在纪念日当天参观鲁艺文学院旧址,看着墙上一张张斑驳的旧照片,看着老一代艺术家年轻、稚气、充满朝气的脸,看着他们学习、创作的课堂,心中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在“四.八”烈士墓碑前,我们肃穆立正,献上花圈,深深鞠上三鞠躬,表达我们对烈士的怀念和哀悼。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听着讲解员生动的讲解、看着一幅幅珍贵的相片和生动形象反应当时战争的场景、人民生产、生活的雕塑,无不深深感受当时领导者的智慧和勇敢,战争的艰辛,人民群众的团结。
在延安八一敬老院里,老红军给我们讲述了当年抗战的艰辛以及战争中的趣事,也讲述了当今的幸福生活。临走时,我们和他们一一握手、拥抱道别,眼泪弥漫了眼眶,我们感谢他们,感谢他们为抗战、为统一全中国的付出,感谢他们创建了新中国,感谢他们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延安之行结束了,时间虽然短暂,但却使我受到了一次最深刻的党课教育。延安之行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作为党员的骄傲与自豪。我们要弘扬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我们要用延安精神指导我们的价值观和引导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延安之行让我真切意识到自己在党的历史知识、理论方面的浅薄和欠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我会加强政策理论知识和党的历史知识的学习,用知识和文化武装自己,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